2021年12月3日,“中南·会计Seminar”第108期在文泉南401成功举行。跟前期的Seminar不同,本次Seminar的主讲人都是在校生,我院张琳琅博士、李震硕士和王佳鑫硕士面向全院师生汇报了论文。Seminar为每篇论文匹配了一位活跃在学术研究一线的青年老师作为点评专家,我院新进教师陈霞博士、王成龙博士和徐悠博士依次对三位学术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在Seminar进入论文汇报环节前,我院副院长李四海教授作了发言。他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希望通过发挥一些榜样的力量,对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打造学生和老师发展共同体,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然后,三位学生依次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张琳琅博士报告了题为《专利对抗的剑盾效应研究》的文章,他以“华为在美国对Verizon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新闻为例,引入企业如何利用专利对抗来实现“剑盾”效应的研究问题。文章以2014年至2018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无效与复审局对外公告的专利无效的审查结果为样本,发现企业发起专利对抗之后,风险显著降低,增发显著增加,证实了专利对抗 “盾”的效应。同时,企业专利被对抗之后,研发水平、新产品销售和多元化程度显著降低,说明专利对抗能显著降低竞争对手的优势,实现了“剑”的效应。陈霞老师对该文章进行点评,就专利对抗的经营风险和增发机制、关键变量度量、实证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李栋栋老师就是否可以实现专利对抗企业和被对抗企业配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震同学报告了题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文本的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的文章。随着“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目标的提出和CSR信息披露指引的完善,越来越多企业披露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通过对比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现有些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而有些报告只言片语、滥竽充数,那么不同的报告是否会传递出其他信息?文章运用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构建出衡量社会责任报告特质信息含量的“硬披露”指标,研究“硬披露”指标的信号传递效应。研究发现,“硬披露”水平越高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业绩传递效应更加明显,事件要素类信息比数量信息更具信号效应,而报告语调对未来财务业绩预测没有任何作用。表明,社会责任报告文本透露了企业发展的内部信息,具有关于企业价值的增量信息。 随后,王成龙老师对该文章进行了点评,对于强制披露能否区分信号效应和增值效应、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李四海副院长指出“软披露”具有造假嫌疑,而“硬披露”涉及具体信息,无法造假,通过对其二者区分可以有效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并总结了目前文章的研究方向,强调了文章写作的重要性。
王佳鑫同学报告了题为《Do media connections help? Evidence from IPO pricing in China》的文章,他首先以“新华社披露21世纪传媒敲诈案内幕:涉及合作企业200多家新闻”为切入点,引入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上效率假说和操纵假说,探讨媒体和公司高管之间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IPO定价。文章使用人工收集的IPO数据,发现与媒体相关的公司比与媒体无关的公司获得更多的积极报道,从而导致IPO抑价减少,并且在IPO后市场表现较差。虽然与媒体相关的公司在IPO前会计业绩表现比与媒体无关的公司好,但他们在更多的是在关联媒体的掩护下进行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媒体关系对IPO抑价的负面影响在区域和本地联系的媒体、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所有权较少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徐悠老师对该文章进行了点评,对理论上媒体合谋动机、我国市场上IPO定价偏低以及公司上市前正面报道的作用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随后陈丽红副院长就IPO定价当天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涨跌幅,企业高层界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陈丽红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陈院长对我院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进行了充分肯定,指出将把学生报告最新研究成果作为长效机制,并提出了打造研究生会计论坛和会计校友论坛等学术平台的计划。至此,“中南·会计Seminar”第108期圆满落幕。(通讯员:张楠)